物流運輸中的問題和漏洞
物流運輸是整個物流環節中的核心,然而目前在運輸環節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和漏洞。物流企業如何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在以后的競爭中尤為重要。
車輛調度不合理:
物流運輸中車輛亂停亂放,致使調度員無法掌握即時車輛位置,等到要用到車了,一個個打電話問,費時費力費錢。
物流運輸沒有一個系統的管理規則,調度員不清楚任何一輛車是“空車/半載還是滿載”的狀態,結合第一點,就產生了半載裝不下,空車等貨運,甚至有時明明有空車在附近,調度員卻等著去外地送貨的滿載車回來
由于裝卸貨物點數、車種車型多樣化(有后擋板/無后擋板、有蓋/無蓋、黃牌/白牌等)、約束眾多(過磅、午餐、裝卸、交通、甲方約束等),沒有統籌規劃,調度員沒辦法合理的安排車輛運輸,導致有一點意外就亂成一團,除了增加計劃外的成本外,還降低了客戶的滿意度,吃力不討好。
管不住司機:
物流運輸中司機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不穩定的因素。
司機懶散怠慢。
本來在公司計劃內的時間完成任務,但往往是部分司機利用送一趟貨的時間硬是消耗了2~3倍的時間,導致車輛使用率低,生產價值不高。
司機欺騙行為嚴重。
無中生有----在運輸過程中因無人對他們進行監管,部分司機經常報銷沒有經過收費站的繳費憑證、維修發票、加油發票、罰款繳費單據。
偷油嚴重----部分司機經常在途中偷竊燃油銷售,這項損失每年高達300多萬元.
以少報多----部分司機虛開報大金額,公司很難核對,財務漏洞每年達230多萬。
內外聯合----在上報客戶貨物重量和計算運價時往往都是采用對公司少報總量、少報運價;部分業務員或司機將超出部份的貨量低價同客戶結算,然后放進自己的腰包里,到達客戶和業務或司機雙贏局面,而公司一方虧損。
運輸監督手段不夠:
超時送貨----部分司機按照自己的興趣、時間安排貨物的運輸,經常是出現“超時裝貨/送貨”現象。
超時停車----部分司機經常裝卸完貨品后沒有立即出發/返回,而是休息一段時間后再出發/返回,給公司帶來時間上的損失和車輛利用率低的結果。
超速行駛----在運輸過程中,部分司機經常超速度行駛,導致出現嚴重的交通事故,給企業和客戶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
途中偷竊----經常有部分司機在運輸途中偷竊車上的部分木材低價銷售,使公司蒙受巨大的損失。
不良駕駛----由于車輛是公司財產,不是司機個人產物,因此幾乎所有的司機在日常運輸中沒有一種保護車輛的心態,盡量的隨意駕駛、踩油門、急剎車、在崎嶇道路上高速顛簸行駛,導致車輛燃油損耗、車輛損害嚴重,給公司造成無法估計的經濟損失。
運營費用無法控制:
在物流運輸中,隨著車輛、業務、臨時變動事情多樣而復雜化,公司必須增加管理人員,公司的人員工資、社保、辦公費、補貼……等費用就隨之增加;再加上調度指揮車輛和司機都必需靠通話來進行,導致每月的電話通訊費用不斷增加。
司機和業務人員在外面工作遇到突發事件比較頻繁,唯一和總部進行通訊的方式是通電話,這樣一來每月僅外圍工作人員的通訊費用就站了整個費用的大部分比例。
輪胎損耗嚴重----由于司機的不良駕駛習慣,導致輪胎經常行駛8~9萬公里就修補累累,不得不提前報廢,新輪胎的使用壽命一般是行駛15~18萬公里才報廢,這一項也占了整個費用的大部分比例。
人員業績統計混亂:
公司每天對于物流運輸團隊的駕駛員、業務人員、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業績統計是使用人工統計方式,繁瑣復雜的統計工作難免出現漏計、少記工時、多記等情況,導致公司財務人員、調度管理人員整天忙于和駕駛員、業務員核實工作情況,業績核對等繁瑣工作,大量浪費公司人力、物力、時間;經常性的出現考核不實,導致駕駛員、業務員、相關人員情緒不滿、發牢騷、不安心工作等情況,嚴重影響公司正常運行計劃、并引導一系列不可預計的管理問題和經濟損失事件。
人工的記錄方式必然存在滯慢和漏洞,個別物流運輸調度人員和財務人員聯合個別駕駛員或業務員采用欺上瞞下的多報工時、業績方式,達到從公司多提取獎金、提成、補助金、升職等目的,每年此項財務漏洞高達幾十萬元~幾千萬。